景泰蓝是什么(景泰蓝和珐琅彩区别)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69
  • 来源:奥一装修网

景泰蓝和珐琅是什么关系?

景泰蓝,本名“铜胎景泰蓝珐琅”,俗名“珐琅”,又名“镶嵌珐琅”,是我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。到了明朝景泰时期,这项技术达到了顶峰,制作的手工艺品最为精美和著名。所用的珐琅釉大多是蓝色的,因此得名“景泰蓝”。

景泰蓝是瓷器的一种,用柔软的扁铜线,捏成各种图案焊接而成,再用珐琅釉填充。现代景泰蓝已经成为一个工艺品名称,而不是一种颜色。

景泰蓝工艺不仅使用青铜工艺,还吸收了瓷器工艺。同时,大量的传统绘画和雕刻技术被引入。它是集冶金、铸造、绘画、窑业、雕刻、凿、锤等为一体的复杂工艺过程。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一大成就,所以自古有“一件景泰蓝,十箱官窑”之说。

北京是中国景泰蓝的发源地,也是最重要的产地。北京景泰蓝以其优雅浑厚的造型、丰富的图案和美丽庄严的色彩而闻名。它给人一种圆润、坚实、细腻、工整、金碧辉煌、五彩缤纷的艺术感觉,已成为举世闻名的传统工艺品。

景泰蓝工艺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:形、纹、色、光。一件漂亮的景泰蓝器皿,首先要有好的造型,这要靠做胎;一定要有漂亮的装饰图案,靠的是掐丝;艳丽的色彩取决于蓝色材料的制备;辉煌的光泽是由抛光和镀金完成的。

景泰蓝诞生于皇宫,是皇室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皇宫大厅的主要陈设,也是市政厅的瑰宝。故宫的金殿,国子监的碧雍宫,颐和园的排云殿等。在这些皇家宫殿里,景泰蓝宝石般的光芒总是令人惊叹。

史书记载:乾隆四十四年年夜饭,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,底部都是瓷器。可见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怎样的作用。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

由于其历史意义和工艺,景泰蓝于2006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泰和坊景泰蓝是最值得欣赏、收藏和赠送的艺术珍品。

根据民间传说,元初皇宫失火,金殿和所有的稀世珍宝烧成灰烬。但是废墟里有一个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宝瓶。大臣们大吃一惊,献给皇帝,说这是上天的礼物。皇帝爱不释手,当即传下一道圣旨,动员北京所有技艺高超的工匠,在三月的期限内抄完,否则一律斩首。圣旨,可忙着北京9981手工业作坊的工匠们。

人们迷惑不解,无法理解上天赐予的手艺。最后,他只能求助于北京的第一个工匠,“能工巧匠李”。据说是女娲的后代,因技艺精湛而被誉为“巧李”。很快,《巧手李》说女娲娘娘腔戴着夏衣,踩着湘云送她一朵梦云:“宝瓶梅开如花,巧手种花是必须的。没有八卦蝴蝶是很难来的。怎么能留在春天?”

“巧丽”明白了这个梦。原来是宫里着火了,金殿里的宝石金银融在一起形成了这个瓶子。根据圣旨,无论“巧天工”制造了多少宝瓶,都属于皇宫,因为这件宝物在皇宫里被大火烧掉了,所以人们称之为“七宝烧”。因为普通人无权“奇宝焚身”,这种艺术就成了宫廷艺术,在明代景泰时期,技术水平达到了顶峰。因为大部分产品主要产于孔克兰,所以人们称这种工艺品为景泰蓝。从那以后就一直用这个名字。

如今,景泰蓝不是只有皇帝才配得上的东西。但因其精美,被誉为“一景泰蓝十官窑”。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,中国景泰蓝获得了一等奖。如今,景泰蓝闻名全国

珐琅,又名“佛郎”、“发兰”,其实叫景泰蓝,是外来词的音译。珐琅一词起源于我国隋唐时期的古代西域地名福洪。当时在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制作的珐琅镶嵌工艺品,称为福福镶嵌、佛郎镶嵌、佛郎机,简化为福福。当景泰蓝出现时,它变成蓝色,然后变成珐琅。从1918年到1956年,珐琅被用作珐琅的同义词。1956年,我国制定了搪瓷制品标准,将搪瓷改为搪瓷,与艺术搪瓷同义。

景泰蓝手链特点:经典的配色展现了手链的精致,传统工艺与时尚相结合,使手链古今皆宜,适合搭配各种民族和现代服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