傣族竹楼(西双版纳傣楼图片)
- 时间:
- 浏览:51
- 来源:奥一装修网
天人合一的傣族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
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,而这些灿烂的文明更多的体现在民族建筑中。中国的居住建筑以其永恒的艺术生命力为特征,独立于世界建筑文化森林之外。
傣族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,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,对中国建筑文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走进西双版纳傣族园,体验傣族建筑艺术的精髓。
傣族建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主要分为民间建筑和佛寺建筑。傣族建筑源于自然,融于自然,顺应自然,表现自然,体现了"天人合一"的民族文化。
西双版纳傣族建筑受气候、海拔、地形、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、经济、宗教、科技等社会环境的影响,以优美灵巧的“干吧”建筑为主。
干柱建筑是傣族民居的特色。这座建筑几乎是方形的,有上下两层。上层有人住,离地面2米多。下层没有墙,用来养牲畜,堆东西。顶部为双斜面,覆盖有编织的“草排”屋顶。
早期傣族民居以竹建筑为主。由于南亚炎热潮湿的天气,大多数住宅都位于山区和河流附近。竹楼鳞次栉比,四周是竹篱,使得民居隐于绿水绿荫之中。
为什么傣族人喜欢住干柱建筑而不是平房?原来这种干柱竹楼的妙处在于,可以避免屋顶下的潮湿,避免屋顶上的热气,同时避免昆虫和动物的入侵。而且建材来源方便,当地的材料都有,很经济。
还有就是因为这里每年的降雨量都比较集中,历史上经常发生洪水,建筑物都是架空的。遇河水泛滥,有利于洪水通过,正常情况下能保证房屋安全完好。
按照傣族人的传统生活习惯,每座干栏式民居占据一大片宅基地,家家户户都可以在庭院里种菜种花种果,使得居住环境鸟语花香,为庭院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傣族建筑的特点也体现在整个建筑的高大空间上,以竹或木作为墙壁和地板,有利于保持客厅的干燥和凉爽。梁柱内外相连,浑然一体,坚固耐用,可以防止地震的后顾之忧。
傣族民居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。顺着木梯走下去,就是“棕榈房”,铺着竹席;主屋为客房,可容纳十人以上,中间有壁炉,边上有两三个房间。它是主人、妻子和孩子的卧室。
下乡、入乡随俗、进傣族人家,一定要遵守“脱、摸、不看”的习俗。“脱”就是进门就脱鞋;“二触”就是摸客厅里的祥柱;“三不看”就是看不到主卧。
楼上一般都有走廊和晒台,可以晾衣服,乘凉。屋顶宽大平整,主要功能是通风防晒,可以避免地面灼热潮湿,兼顾防雨。
傣族人的家具很简单,大部分是竹子做的。几乎所有的桌子、椅子、床、盒子、笼子和篮子都是用竹子制成的。陶器器皿也很常见,水梦水箱的图案很有地方特色。铁制工具主要用于农具和家用锅刀。
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,傣族民居的建筑材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在一些地方,混凝土砖和瓦结构开始取代竹和木结构,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