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敏电阻原理(光敏电阻只能应用于什么状态)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85
  • 来源:奥一装修网

你对声光控制的电路原理了解多少?一分钟分析让你明白!

走廊广泛使用声光灯。他们可以在识别声音后自动控制照明,并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。他们也有灯光控制。白天光线强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开灯,可以有效省电。声光灯控制电路有很多种,有的采用分立元件,有的采用芯片控制,但基本工作原理都差不多。以CD4011为主控制器组成的声光灯控制电路为例,了解其工作原理。

既然叫声光控延时灯,这个电路就会实现声光检测和延时开关的控制。

电路最左边部分由驻极体传声器B、电阻R1-R3和三极管VT7组成,是一个语音识别放大电路。电阻R1为驻极体麦克风提供偏置电压。麦克风输出的信号经电容C1耦合后输入三极管VT7的基极,三极管放大后的信号经集电极输出。

输出信号被输入到第一逻辑门的输入端。第一级的逻辑电路是光控识别电路。逻辑门是一个使用CD4011的与非门。其逻辑关系是“全1出0,有0出1”。白天光线强时,光敏电阻GR的电阻低,D1的另一路输入变为低电平,D1的输出保持高电平,不受声音信号控制。后三个逻辑门D2-D4的两个输入相连,逻辑关系变成非门,功能主要是反相和放大。

D1的高输出电平在D2后变为低电平,D4的输出电平低,晶闸管得不到触发电压,灯不发光。当光线在黑暗中变暗时,光敏电阻的电阻增大,D1的一个输入引脚变为高电平,而另一个引脚由声音信号控制。当声音被识别时,另一个输入引脚将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,D1将输出一个0电平信号,该信号经D2反相后成为高电平信号。经过二极管D6后,输入D3的输入端,经过D3和D4后,输出高电平信号,触发晶闸管导通,灯亮。

由于电容器C2的存在,D3的输入端在变为高电平时将被充电,因此即使声音信号消失,高电平也将保持一段时间。当电容放电到电阻R5时,D3的输入端变为低电平,从而起到延时熄灭的作用。电阻器R7、齐纳二极管VD5和电容器C3是该电路的电源电路。调整电阻PR的阻值可以改变光控的灵敏度,改变电容C2的电容或者电阻R5的阻值可以改变延迟时间。

声光控延时灯虽然应用广泛,但也有一些缺点,比如灵敏度低,有时需要大量的声音才能识别,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,导致整栋楼的灯光一起点亮。现在很多楼道灯都是热释电控制,不需要声音,而是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。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都优于声光控制。